命线关键点位是生
转眼间金秋九月已过大半,比特币的表现出人意料地坚挺。看着月线收涨的走势,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:市场总在最绝望时给人惊喜。不过说实话,昨天的反弹确实让人捏了把汗,连续三天拉升后还是没能突破下降趋势线。
关键点位:26000是生命线
现在市场正在考验26000这个关键位置,从技术面来看,这里就像是多空双方的"楚河汉界"。如果能够企稳,27000甚至28000可能就在眼前;但如果守不住,我们可能得做好迎接25500的心理准备。说实话,现在的行情就像是在玩跷跷板,与其冒险做空,不如耐心等待低吸机会。
FTX清算风波:机会与风险并存
提到风险,最近FTX清算的消息确实让市场风声鹤唳。这让我想起去年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,特别是当Alameda暴雷的时候。我的建议是:那些流动性差的山寨币最好敬而远之,但像比特币、以太坊这样的"硬通货"反而可能因祸得福。
市场数据背后的秘密
最近观察链上数据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:稳定币虽然在反弹,但力度弱得可怜,这说明市场资金面依然吃紧;而交易所的比特币储备下降倒是件好事,特别是币安已经回落到8月底的水平。不过巨鲸们似乎还在观望,这让我想起2019年熊市末期的情景。
投资策略:30%仓位的智慧
说实话,现在的行情让我想起了2015年那次漫长的筑底过程。建议大家保持30%的仓位配置,既不错过机会又能控制风险。我的日常操作主要聚焦三件事:追踪币种动态、发掘新兴赛道、维持项目活跃度。说到这,不得不提即将到来的坎昆升级,这可能是下半年最确定的机会之一。
L2赛道:OP和ARB的双雄争霸
坎昆升级最直接的受益者非L2莫属。OP和ARB就像是区块链世界里的"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",如果连它们都不涨,其他L2项目就更难有起色了。不过话说回来,小市值的币种往往能带来意外惊喜,就像当年发现UNI时那样。
牛市幻觉:打破周期论的迷思
很多人都认为减半等于牛市,这种刻舟求剑的思维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喊着"比特币必破10万"的投资者。现实往往比理论复杂得多,庄家最喜欢的就是在大家一致性预期时反其道而行。我的建议是:千万别在今年年底单纯因为减半预期而盲目抄底。
AI革命:下一个万亿级风口
说到未来趋势,AI绝对是我最看好的领域。记得20年前互联网泡沫时,谁能想到今天的科技巨头?AI经济的规模可能达到惊人的25万亿美元,而它与区块链的结合将创造双重牛市。特别是去中心化存储领域,随着AI对数据需求的爆炸式增长,这个赛道很可能会诞生下一个"亚马逊"。
投资市场永远充满变数,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: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,保持理性、控制风险、耐心等待,或许才是最好的策略。
(责任编辑:专栏)
-
最近在加密圈里,有个话题特别火——世界币。这个由OpenAI CEO Sam Altman背书的新项目,7月24日一上线就赚足了眼球。它那个"全球身份认证"的宏伟构想,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:用虹膜扫描确认你是真实人类,然后发放世界ID,让你未来上网可以不用透露任何个人信息。说实话,这主意挺酷的,我一度也很心动。但有意思的是,在8月的数据里我们发现,虽然AI代币总交易量从7月的5.7亿美元涨到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扩容方案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Plasma在数据可用性(DA)方面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。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18年Plasma概念刚出来时的盛况,但现实是,这个方案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难以克服的先天缺陷。Plasma的DA究竟哪里出了问题?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在Layer2上进行交易,但真正重要的数据却像是被锁进了黑箱。Plasma只在主链上发布了区块头,就像只给你看了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的社交平台被GameFi相关的讨论刷屏了,恍惚间有种2021年牛市再现的错觉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上一轮GameFi热潮的老韭菜,看到各大交易所链游板块又开始集体飘红,我既兴奋又担忧。兴奋的是这个赛道似乎正在重新焕发生机,担忧的是历史会不会再一次重演?AI民主化:Bittensor能否打破科技巨头垄断?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:每天早上醒来,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少数几家科技巨头的AI算法所支... ...[详细]
-
还记得我们之前聊过的比特币减半周期和美林时钟吗?今天我们要换个角度,从美联储这个"全球央行"和稳定币这个"加密市场晴雨表"来透视资金流向的奥秘。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混了这么多年,我发现读懂这两个指标,基本就掌握了周期的命脉。美联储:全球资金的指挥棒说到美联储,这个1913年成立的机构简直就是全球资本市场的"太上皇"。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,美联储主席打个喷嚏,全球市场都得感冒。它最重要的武器就是调整联邦... ...[详细]
-
说起比特币,不得不感叹这真是个神奇的存在!作为全球第一个真正成功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,它彻底打破了我们对货币的传统认知。最酷的是,比特币完全不需要银行或者政府这样的中央机构来背书,而是通过点对点的网络技术自主运行。比特币的运作原理想象一下,有一个全球共享的大账本,每个人都能看到上面的交易记录,这就是比特币的核心技术——区块链。但别担心隐私问题,虽然交易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,但用户的真实身份却是隐藏的,... ...[详细]
-
1977年的连云港,空气中弥漫着改革开放前夜的躁动。在这个苏北小城里,一个名叫赵长鹏的男孩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。他的父亲赵盛凯,这位曾经的中国科技大学教师,在特殊年代被打成"走资派",不得不带着全家下放到偏远农村。我常常想,正是这段艰难岁月,塑造了赵长鹏日后面对逆境的坚韧品格。在那个连课桌都是石头的乡村学校里,10岁的小长鹏第一次尝到了贫穷的滋味。但他更早地学会了在书本中寻找慰藉。每当看到现在币安总... ...[详细]
-
这几天的科技圈简直比宫斗剧还精彩。那个带给我们ChatGPT的萨姆·奥特曼,在OpenAI上演了一出"被炒-被哄-回归"的戏码,看得我这个老商业观察员都直呼"活久见"。让我们把这出大戏掰开揉碎了看看,到底折射出哪些商业世界的残酷真相。一、戏剧性反转:商业版的《权力的游戏》这出戏的精彩程度不亚于《纸牌屋》。11月17日那天,OpenAI董事会突然宣布解雇奥特曼,连最大金主微软都被蒙在鼓里。我当时就想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领域发展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承认dYdX这个项目特别有意思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清晰地照出了当前区块链行业的几个关键争论点。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dYdX为何选择独立链这个决定的思考。dYdX的独特价值说起dYdX,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"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龙头"。这没错,但我觉得更值得玩味的是它给我们带来的两个重要启示:第一,它直接挑战了"Rollup至上论";第二,它... ...[详细]
-
最近Greylock这家顶级风投的分析文章让我深思:在AI席卷全球的当下,创业者真正的机会到底在哪里?说实话,现在的AI市场让我想起了1849年的加州淘金热——人人都想挖金子,但最终发财的却是卖铲子的李维斯牛仔裤。不过,我始终相信,那些敢为人先、真正用AI重塑产品的创业者,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"金矿"。AI时代的商业模式重构不得不说,AI正在彻底改变游戏规则。还记得社交网络刚兴起时,Meta、Li... ...[详细]
-
澳洲税制概览:从框架到特点作为联邦制国家,澳大利亚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税收体系。记得我刚接触澳洲税制时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那种"大集中小分散"的征税模式。联邦税务局掌握主要税收权力,但各州和地方也保留了一些专属税权。这种制度设计既保证了国家财政的统一性,又照顾到了地方的特殊需求。说到澳洲税制的特点,个人所得税绝对是个"大户"。根据最新数据,个税贡献了联邦税收的近60%。我有个在悉尼工作的朋友经常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