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吗在重比特币的轮回历史正
说实话,现在币圈的状态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寒冬。那种熟悉的寂静感又回来了——没有了疯狂的FOMO情绪,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迟疑和观望。作为一名经历过数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,我得说这种氛围反而让我倍感亲切。
比特币的"宗教式"周期
每次跟新手聊投资策略,我都会半开玩笑地说:"想赚钱?囤比特币就行。"这话虽然简单粗暴,但背后确实有它的道理。比特币就像一个精准的瑞士钟表,每四年就会上演一场惊人相似的轮回:
先是创下历史新高,然后暴跌80%,接着花两年时间收复失地,最后再用一年时间突破前高。这种规律性简直让人毛骨悚然——从2014年开始,这个剧本已经重复上演了整整三次!
宏观经济的风向标
有意思的是,比特币的周期和ISM指数(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)呈现出惊人的同步性。每当宏观经济显现复苏迹象时,加密货币市场就会跟着活跃起来。这不是什么玄学,而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规律。
我记得2020年疫情爆发时,所有人都觉得世界要完了。但当时我就注意到ISM指数已经开始悄悄筑底——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,比特币从3000多美元一路飙到69000美元。
似曾相识的市场环境
现在的市场氛围特别像2015-2017年那段时期。那时候也是:盈利预期持续下调,机构投资者纷纷离场,媒体天天唱衰全球经济。但现在回头看,那恰恰是进场的最佳时机。
说个有趣的细节:当时美元指数也像现在这样强势,黄金的表现也出奇地相似。在我看来,这些都不是巧合,而是市场给我们发出的信号。
2024年减半:牛市导火索
所有比特币玩家都知道减半的重要性。按照历史规律,减半前后往往会开启一轮大牛市:
- 2024年4月减半- 2024年Q4突破前高- 2025年Q4达到周期顶峰
掐指一算,现在距离减半只剩不到一年时间了。更妙的是,这个时间点恰好和ISM指数的触底回升完美重合。这种天时地利的机会,一辈子也遇不到几次。
以太坊的困境与机遇
说实话,最近ETH的表现确实让人失望。TVL持续缩水,Gas费低得可怜,就连V神都在偷偷减持。这种情况下,短期确实不宜对ETH抱有太高期望。
但从长期来看,ETH的质押率仍在稳步上升,这说明真正的信徒依然坚定。而且随着Layer2技术的发展,以太坊很可能会在下轮牛市中重新夺回主动权。
写在最后
投资最考验的不是技术,而是人性。当市场一片哀鸿时,恰恰是需要我们保持耐心的时候。记住,比特币从不辜负那些真正理解它的人。
PS:如果你现在觉得煎熬,不妨去看看2015年和2018年的市场评论——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,而我们正站在新一轮周期的起点上。
(责任编辑:快报)
-
说实话,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见过太多昙花一现的概念。但DAT(数字资产财库)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我和搭档Erik在Pantera Capital这些年,亲眼见证了这个模式的成长——我们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超过3亿美元的DAT项目。今天,就让我以BitMine这个典型案例,带你看看这种投资方式的独特魅力。从"5%炼金术"到现实:BitMine的崛起之路还记得Tom Lee第一次在会议上抛出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以太坊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!这个加密货币界的"老二"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反弹大戏,朝着2,000美元的心理关口稳步前进。说实话,我一直在关注ETH的走势图。看着它在1,850美元上方站稳脚跟的样子,就像是一位老练的登山者在悬崖边找到了一处稳固的支点。100小时均线这个重要的技术指标也被它稳稳踩在脚下,这可不是个小信号。让我特别注意的是,以太坊这次的上涨显得特别有韧性。不像比特币那... ...[详细]
-
Web3日报:马斯克要让X变身超级应用,DeFi市场现新动向
今天和大家聊聊Web3领域的新鲜事儿。说实话,最近市场虽然不算火热,但总有些有趣的动向值得关注。市场数据一览先看看整体市场情况:DeFi代币总市值目前维持在512亿美元左右,这个数字比我预想的要坚挺。24小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达到41亿美元,其中最活跃的几个DEX你猜是哪些?Uniswap、SushiSwap这些老面孔依然占据主导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锁定资产总量突破了417亿美元,这说明什么?说... ...[详细]
-
以太坊Layer-2爆发式增长:牛市下Gas费真能降下来吗?
最近Token Terminal发布的一组数据让我眼前一亮。数据显示,以太坊Layer-2的活跃用户数在过去三个月突破了1000万大关,这个数字简直令人震惊!要知道在年初时,这个数字还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。这不禁让我想起去年行业低谷时,很多人都在质疑Layer-2的发展前景,现在看来,市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。Layer-2江湖:谁主沉浮?仔细分析数据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。老牌选手Polygon依然稳坐... ...[详细]
-
今天的行情真是让人又喜又忧啊!早盘多头气势如虹,直接把价格推到了1630美元的高位,但午后就开始显得力不从心了。我盯着盘面看了半天,发现这个位置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强,成交量明显萎缩,突破的迹象微乎其微。说实话,这样的走势让我想起了上个月那次假突破,当时也是类似的情况。从技术面来看,这波上涨来得有点蹊跷。MACD指标都没给出明确的看涨信号,成交量也没跟上,更像是被某些消息面因素强行拉起来的。而且MA3... ...[详细]
-
当Ordinals热潮来袭: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这场加密新革命?
11月7日,加密货币圈发生了一件大事——全球交易所巨头X安终于把ORDI这个比特币铭文代币给上了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时,我第一反应是既兴奋又有点担忧。兴奋的是,这标志着Ordinals这个新兴生态开始真正走向主流;担忧的是,这种爆发式的增长背后,会不会重蹈当年ICO泡沫的覆辙?其实ORDI在其他二线交易所早就有了,但X安的加持就是不一样——消息一出,ORDI价格直接来了个"旱地拔葱",几乎翻了一... ...[详细]
-
最近PayPal摊上事了。11月初,这家支付巨头收到了SEC执法部门的传票,矛头直指其新推出的PYUSD稳定币。这不免让人想起2019年Facebook推出Libra时遭遇的监管风暴——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数字货币发展的观察者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在全球131个国家都在积极推进CBDC研发的当下,美联储却在数字货币问题上举棋不定。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监管层面对数字货币截然不同的态... ...[详细]
-
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消费着信任这种"社交货币"。想想看,当你叫外卖时,你信任那个素未谋面的骑手;当你打车时,你信任那个陌生的司机;当你网购时,你信任那些从未谋面的商家。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社会资本,却是维系现代文明运转的关键纽带。传统信任的局限性但问题在于,传统的人际信任机制实在是太过"原始"了。它要么依靠血缘关系(想想家族企业),要么需要长期积累(比如百年老店的口碑),要么就是通过反复互动建立(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个有趣的现象,区块链技术已经从最初的"科技玩具"变成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利器。特别是RWA(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领域,正在上演着一场精彩的金融革命。作为长期观察金融科技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得不说这种变化令人振奋。华尔街大佬们的"集体站队"还记得去年和一位摩根大通的朋友喝咖啡时,他透露的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:"我们现在每周都要开两次RWA专项会议。"这并非孤例,从高盛到花旗,那些曾... ...[详细]
-
说起SATS这个项目,还真有点意思。它不仅是比特币生态里的一匹黑马,更带着几分"草根逆袭"的传奇色彩。作为一个整天泡在币圈的老韭菜,我得说SATS确实给沉闷的加密市场带来了一股清流。从"聪"到SATS:一场价值革命记得我第一次听说SATS时,还以为是哪个山寨币项目。后来才知道,它竟然代表着比特币最小的单位"聪"(1亿聪=1比特币)。这种命名方式简直太有才了!就像把人民币的"分"变成了一种独立的数字... ...[详细]